找到相关内容30573篇,用时1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初传时期的北方社会

    一群体的知识传授体系非常封闭,而他们的低贱身份,又使得这一群体在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声音。同时,本章还以郭安兴与永宁寺、景明寺的修建,蒋少游与平城太庙、太极殿的设计为例,对杰出工匠的事迹作了个案考察。 ...

    刘进宝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2493689.html
  • 当代佛寺文化资源的定位与开发——以华林寺为例

    递进的,没有一,就没有二,没有二就没有三,也就没有四。   阅於环节之一,目前学术界极少关注,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研究。广东方面有一些介绍,种类不少,但都大同小异,除了崔颂明先生的文章《“西来初地”——...

    李利安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10294693817.html
  • 试论域外华严思想向中国的初传

    21部被翻译为汉语,而其中12部是竺法护与聂道真翻译的,在这12部中,竺法护翻译了6部,其中五部保留下来。聂道真翻译了6部,但全部遗失。为什么竺法护(活动约266-308年间)翻译的华严单行经典大多...

    王瑛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16553093951.html
  • 意在诗外——虚云峨眉山诗臆释

    在一般的文学批评中遭到漠视。和别的宗教艺术形式一样,宗教文学的要害在宗教而非文学,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乃至别的什么体裁,都不过是宗教表达的一种手段而已。故在面对宗教文学时,我们必须对此时刻保有一种清醒的...

    段玉明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4594085.html
  • 虚云老和尚对中国佛教的贡献

    与会者的赞同,而且得到内政部长薛笃弼的首肯。但在太虚、圆瑛、仁山等佛教界领袖的强烈反对下,这一议案被搁置下来。事隔两年后,民国十九年(1930)十二月,邰爽秋等人死不罢休,又成立什么“庙产兴学促进会”,...

    法缘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194092.html
  • 虚云和尚的规约思想对现代僧团建设的指导意义

    重要的是“羯磨”Kamma制度。羯磨本是办事的意思,但僧伽中办事的方法是通过会议,所以它的完整的意思就是“会议办事”。比方有什么事情要办,要一定地界内全体僧众集会讨论决定,因事因病不能参加的人必须委托...

    牛延锋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394099.html
  • 虚云大师振兴佛教及其佛教教育思想

      1、没有信仰就没有宗教。虚云认为办道(修行)四个先决条件:深信因果、严持戒律、坚固信心、决定行门。首要条件就是坚固信心,因为:   信为道源功德母。无论做什么事没有信心是做不好的。我们要了生脱...

    胡孝忠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394101.html
  • 罗什渊源

    东边日出的地方流传下,才能洗干净那里人世间的尘垢。就像一块在火炉里熔化的黄金一样,不管成什么形状,黄金终究是黄金。所以我一定要到东面去,再苦我都不会害怕!   为了追寻自己心目中的净土和理想国,母子...苻坚派出骁骑将军吕光、陵江将军姜飞,偕鄯善前部王以及车师国国王,统领七万大长途征战,浩浩荡荡向西域挺进,直取龟兹国。行前,苻坚再三呆嘱吕光说,沿途要爱惜西域的老百姓,不要滥杀无辜,也不要抢夺什么宝物和...

    理智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15572394351.html
  • 莲池大师与古杭云栖寺

    的村绅请大师主持修建朱桥,大师募化建桥的资金,不论贫富只收八分银子。有人疑惑:兴修水利,大家都愿意多出钱。可大师为什么只让每个人出这么少的银钱呢?大师回答说:“心力多则功自不朽。2”在大师的感召—卜,...

    宗淼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281195064.html
  • 中国佛学的特点与精神

    这与人人有佛性之说有密切的联系。既然人人皆有佛性,那么,如何凭藉佛性得以成佛?成佛需要经过什么阶段,经历多少时间?这就是“顿悟”还是“渐悟”的问题。对于这个问题,中国佛教曾进行过比较热烈的讨论。因为...

    洪修平 陈红兵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25996040.html